智能制造网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智能制造网APP

安卓版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营销推广更便捷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船舶设备>资讯列表>2025船海产业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交流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举办

2025船海产业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交流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举办

2025年04月14日 11:39:16 人气: 19037 来源: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4月11日,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与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主办、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协办的“2025船海产业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交流大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本次大会以“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船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骨干船海企业、配套厂商、上下游相关领域的企业家和专家200余人参会。会议聚焦船舶海工产业与服务型制造深度融合的新趋势、新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科技委名誉主任王琦,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洋装备产业处处长辛颖,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忠彦出席会议。中国船协副秘书长谭乃芬、山东船协副秘书长苏波分别主持会议。

  辛颖处长在会上致辞,向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将船海产业作为标志性产业链重点推进,持续巩固制造优势,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山东将以此次大会为平台,进一步深化船海产业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刘忠彦副局长在讲话中表示,烟台作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路。近年来,烟台市坚持以链式发展引领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将海洋工程产业链作为全市标志性产业链重点打造。本次大会的召开将为烟台船海产业制造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供重要契机,助力烟台建设“全球海工装备名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邓洲作了题为《生产性服务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路径》的报告。他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制造业从“以产品为核心”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的关键力量。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中间投入性、专业化和知识密集性,与制造业紧密联系,是制造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利用技术进步和两化融合,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在船舶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构建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的效率和效益,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德江分享了《绿色智能赋能造船业:节能降耗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经验总结》。他指出,中集来福士在“十四五”期间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通过引入新工艺、新设备,在万元能耗、万元碳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介绍了公司在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中集来福士在机器人应用、智能生产线建设、光伏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展示了绿色智能赋能造船业的广阔前景。
 
  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烟台办事处副主任卢海作了题为《技术创新服务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指出,中国船级社(CCS)在绿色低碳、智能航运、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技术和检验服务创新成果。他分享了CCS在智能船舶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自主航行仿真测试平台、船舶数据共享平台等创新成果。
 
  上海市耀良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律师史杰作了题为《船舶/海工建造领域法律风险治理与防范》的报告。她建议企业建立日常合规体系,包括管理层承诺、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合规测试与审计、培训等措施。她分享了风险要素筛查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案例,阐述了交船状态争议的常见问题和防范措施,强调船厂应重视证据积累和专家意见。在延期交付风险方面,她分析了非船东原因、船东原因和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延期类型及其后果,并提出了全面掌握船东方信息、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协商谈判等防范措施。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创新中心主任助理杜鲁辉作了题为《绿色船舶设计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结合数据分享了绿色船舶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船端绿色解决方案,详细阐述了船舶本质节能技术,包括船舶轻量化、线型优化、船机桨匹配设计等传统节能技术,以及气泡减阻、风能利用、光伏发电等新型节能技术。他还分享了替代燃料应用的挑战和机遇,并展示了相关项目的实船应用案例。
 
  南通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培为作了题为《向海图强,智领未来—南通船舶海工服务业集聚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以“启航、奋进、进阶”为主线,回溯南通在世界船舶海工领域的萌芽与生长,分享南通船舶海工产业转型调整期的经验与突破,提出南通船舶海工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使命,并详细阐述打造产业生态矩阵的思路和举措。
 
  洲际船舶管理集团可持续发展总监苟英迪作了题为《绿色数智赋能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指出,航运业正面临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的双重潮流,为船海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他强调,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可以实现船舶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他还介绍了绿色技术在航运业中的应用,强调通过能效提升、替代能源的应用以及数字化监控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船海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船舶行业高级技术经理汪洋作了题为《数字化技术助力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的报告。他表示船舶行业目前各设计阶段协同的趋势是利用模型作为单一数据源,作为各阶段、各相关方沟通的载体,实现数据贯通。他介绍了达索系统贯穿船舶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展示了如何构建基于模型的企业,清除端点、堵点,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数据贯通,促进生态链高效协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项目险业务处业务一部经理臧潇作了题为《金融支持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介绍了各类信保产品及其作用,他表示,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融资便利、风险管理和市场开拓支持,助力船舶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他还提出金融机构与船舶行业下一步合作建议,包括加强信息分享与沟通协作、共同办会打造行业生态圈等。
 
  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船舶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采购部经理宋健围绕《造船行业供应链管理创新》展开报告。他指出,造船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正面临复杂的挑战与机遇,通过数字化、敏捷化和绿色化的创新实践,可以有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他表示,供应链管理的创新不仅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更是构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关键路径。他分享了在供应链协同、风险管理和绿色转型方面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和高效化,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于洪涛作了题为《自主大缸径中速机产品与国际服务网络建设助力航运国际化》的报告。潍柴重机是服务型制造的参与者、开拓者。公司大缸径中速机在内河船、沿海船、工程船等领域广泛应用,通过与AVL、FEV等国际机构开展联合研发,与交大、哈工程、711所等高校院所进行广泛合作,顺应市场变化改进产品,服务客户需求。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海外服务网络,设立52家海外代表处、2000家服务网点,拥有13000名服务工程师,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便捷服务。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信息部主任郑一铭作了《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情况及展望》的报告。他指出,中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行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发展,我国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国际份额不断提升,为国际航运业提供更多绿色低碳产品。展望未来,他认为,船舶企业需不断提高产品价值,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通过协同服务优化制造环节效率,推动资源向高附加值环节集聚,实现从“制造基地”向“服务型制造枢纽”的跨越发展。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船海产业制造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实践指南。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船海产业要以服务赋能制造、以创新驱动转型,携手共进,为建设海洋强国和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与会嘉宾对烟台市的产业发展环境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将持续关注烟台、支持烟台发展,共同开创船海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